一、 一切为了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之所以被历史选择、之所以一直以来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实事、谋未来;是因为我们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时俱进,集中和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利益和期盼;更是因为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行之有效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说到底,是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践行为民宗旨的结果。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也是我们党提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一切为了群众,着眼于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未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回答了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谁”的问题。
从理论依据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借鉴和吸收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经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结果。早在170多年前,当环境问题还不构成一种全球性危机的时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克服旧哲学的局限性,以前瞻性的眼光给予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以极大的关注。他们深刻地阐明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调“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提醒人类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征服自然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是把人的力量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理论,但也不像当代西方的一些非人类中心主义者那样矫枉过正,把自然价值放在首要位置,甚至要求人类的主体地位和合理利益服从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马克思明确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作为主体,不是、也不可能是对于自然的消极适应,而是“处处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把自然看作人的活动对象和结果。无论是纯粹的荒野自然,还是自在自为、与人分离的自然,对人来说都是“无”。因此,人之所以不能像征服者那样粗暴地对待自然,其出发点不是关切所谓的“自然权利”;人必须与自然和谐友好相处、协调发展,其落脚点不可能是抽象的自然本身。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 也同样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也同样是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依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凸显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内在尺度。
从战略部署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回应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立足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改善环境、保护生态的措施、政策和理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号召全国人民“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一切能够植树造林的地方都要努力植树造林,逐步绿化我们的国家,美化我国人民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导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对群众的身心健康、环境权益、生活质量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不仅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而且是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局性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大问题。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其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到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再到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盼、应群众之所需的结果,表明了我们党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身奋斗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长远目标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推动自然的人化,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将自己与动物区别出来,也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人的本质力量。自然的人化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关联、同步进行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恶化,是人类尚未获得全面发展的表现和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建设生态文明,推动自然人化的同时实现人在更高层次上的自然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也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经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伴随着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也要求、并体现于高度的生态文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根本目标上来说,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 一切依靠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动力
人民群众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团结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如果说,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敌人异常强大和残暴的艰难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必须紧紧地依靠群众,方能取得革命的胜利,那么,一个拥有八千万多党员的执政党在和平环境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需要像过去那样强调一切依靠群众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这不只是因为我们党要始终保持本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更是因为它明确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依靠谁”这一不容忽略的重要问题。
一切依靠群众,不是中国共产党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而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性使然,是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史观与群众观的基本结论。马克思主义彻底颠覆了以往阶级社会把人民群众视为社会底层、统治者压榨对象的谬论,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一切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尊重群众推动变革、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根本区别,是中国共产党任何时候都不能舍弃的传家宝。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论处在弱小时期、还是壮大以后,扎根群众、紧紧地依靠群众,才能取得胜利和辉煌;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相信群众、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才能开拓进取,完成历史重任。在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毛泽东一如既往地强调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改革开放初期,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旧问题,邓小平要求全党同志仅仅地依靠群众,“在全国人民中,共产党员始终只占少数。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新任务、新目标,同样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和实践才能推进和完成。胡锦涛指出,“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就是说,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系统性、艰巨性、挑战性、长期性和引领性,也决定了它的每一个举措、每一项工作、每一步推进,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在全社会推行是我们党前无古人的创举,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凝聚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到,共识是共同行动的基础。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反思和超越,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是为人类的未来规划一个崭新的蓝图。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工作,也是一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有赖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任务。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目标,改变统治自然、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要靠宣传和教育,但从根本上说要依靠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依靠每一个人在思想观念上的与时俱进。没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自觉和生态意识,生态文明建设就不会成为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各环节的价值共识。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也应当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一人都把向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草长莺飞的梦想转化为牢固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时,建设生态文明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全过程,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必须紧紧依靠群众,获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单纯的污染治理和保护环境,而是涉及观念、器物、制度和行为等各个方面的文明转型,是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必然会给传统观念、现有模式和利益格局带来巨大冲击。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而是要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要求推进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执行涉及到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调整,尤其涉及到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造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两难,产生各种各样的阻力、纠葛和困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不能急功近利,不能鼠目寸光,需要长期积累、坚持不懈,势必产生当代人与后代人、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冲突,造成“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式的抱怨或逃避。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就是认识到生态文明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离不开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性和长期性,就是认识到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变离不开群众的聪明才智、探索热情和奉献精神。
三、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重大战略任务,不仅需要长远规划和顶层设计,也有赖于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具体方法予以不断地推进和落实。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毛泽东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而形成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生态文明建设千头万绪,任重道远,在当前我国环境问题集中显现、极易引发****件的形势下,尤其应当摒弃“四风”,坚持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以身作则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其需要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真正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第一, 增强公民的环境权利与义务意识,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首先是“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优美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人所共求,在当代中国更是日益强烈的呼声。加强环境立法,制定法律法规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体现了我们党集中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领导方法。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当前,在我国环境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的背景下,一方面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到群众中去”的环节,大力宣传环境法律法规,尤其是增强公民的环境权利和义务意识。要像普及环境保护与生态科学知识那样加强环境法制宣传教育,使每一个公民意识到他们享有在健康、舒适、优美的环境中生存生活的权利,享有检举和控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的权利。同时,使每一公民意识到他们在享受环境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必须承担起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的责任。这不仅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上法治化的正轨,而且鼓励和敦促更多的人关心和保护自然环境,最大范围、最大程度地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
第二, 注重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建立尊重群众知情权、表达权的环境决策程序和管理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关键是要科学、及时、有效地做好环境决策和管理。环境决策与管理不仅在分析评估环境影响、确定环境目标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和多层次性,还涉及到经济发展、政府形象、文化观念、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是一个多变量、多目标的复杂过程,需要最大程度的信息支持,需要尽可能地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环境决策者和管理者不仅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还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话传递环境决策的目的和影响、讲述环境保护和生态科学的道理,为群众释疑解惑,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环境决策和管理相关的信息经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循环往复,是尊重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和表达权的表现,也是集中群众智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前提。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环境决策和管理轻视信息公开、忽略群众意见,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环境损害,有的甚至还引发了****件。经验教训表明,人民群众是环境保护最大的利益相关人;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和表达权,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的、持续的动力源泉。
第三, 鼓励组织化的、建设性的群众参与,畅通全社会关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长期的共同努力。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日益复杂化、间接化和多样化,政府部门也难以面面俱到,以全面包揽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必须注意到群众构建或从属的企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增强个体的环境权利和义务意识,也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构建内部激励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支持和引导企业节约能源资源、切实承担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既要发挥政府在搜集信息、公共决策、筹集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优势,也要加强组织创新、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环境宣传教育、环境风险评估、帮助和督促政府和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等方面的特殊优势。只有强化企业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减少对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不合理限制,建立起政府、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合作渠道,才能促进公共权力、市场机制与民间力量优势互补、有效结合,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作者系十大网赌网站副教授)